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

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網路熱賣



介紹給大家一本好書

博客來藝術設計-繪畫分類熱銷好書

  • 定價:490
  • 優惠價:9441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17

  • 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

    購買[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]絕對物超所值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清末民初的中國,是個既衰微而又力圖振作的時代。它,進行了許多政治、經濟的變革,影響了當時中國的社會文化,產生了既中又西,或是不中不西的質變現象,這些現象與問題,在當時都是相互矛盾又極為鮮明的問題意識。由此,來觀察民末清初的繪畫教育,是十分有意義的。

      在作者撰寫中國畫家的繪畫教育的過程裡,其原先的專業領域:美術創作及藝術理論,有助於主題背景的掌握,並且不以自身的畫派來輕視他派,因為只有排除了自身的師承定見,以及西畫與國畫的學理界限,才能夠探討中國繪畫教育的變化,了解當時的畫家如何進入新學堂、或留學深造,演化為新式繪畫人材。

      其後,作者進一步蒐集相關清末民初的中國繪畫專書,發現學者大多由繪畫風格、個人成就、美學思潮等方向去開展,鮮少由清末新學制的建立來看中國整個繪畫發展,即使有,也是其專書當中的一小節,相較之下,其他學科領域如社會學、歷史學等; 對清末民初的教育的貢獻,已見落實,而美術教育仍停留在零星幾人的力量之上。 因此,作者認為將學制與繪畫關係的建立,這是一項較新的視野,同時,亦體認到清末的教育,藉由西方學科的建制將繪畫視為學科中一門,從而擺脫了傳統繪畫依附於文人之下的精神,這使得中國繪畫已邁入現代化發展的階段,緩慢又漫長,持續到民初以後,中國才有所謂美術專門學校的出現。

      繪畫教育階段性的發展,促使作者反省到現今一些的美術家,仍然以使用的創作媒材來區分中國畫或西畫,甚至於在水墨畫裡仍舊詮釋古人的造境,自我區隔於現代藝術之外。其實,西方移植過來的美術教育,早已融入中國的繪畫裡,使得中國畫重新被人發現其新價值。跳脫古人的造境的同時,重新回視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,是必要且有意義的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吳嘉陵

      現為華梵大學專任助理教授,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及藝術研究所,又為該校史學博士,專注於跨領域的文化與藝術研究。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藝術設計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